夏天到了,按理来说天气炎热,痛经应该会减轻才对,但事实上,很多人不但没有减缓,痛经反而还加重了。
燥热的夏季,别人在大汗淋漓时自己却冷的打颤,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腰痛....冷热交替的疼痛感,对女性来说也太难熬了。
中医讲:“寒则凝,凝则瘀,瘀则百病生”,所以夏天养生讲究顺应时节,该是热的、出汗的时候,就得热、出汗。
那到底应该怎么“热养”呢?“热养”的好处又是什么呢?
人与人体质是不同的,所以对抗寒气的能力也有所不同。
女性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原因,体质相对较差,抵抗力在特殊时期相对较低,更容易受到“寒邪”、“湿气”的侵扰。
例如同样在家中吹空调,女性就比男性更易受凉。
夏季,吃冷食、喝冷饮是人们降温防暑的主要方法,过多寒凉食物的摄入对宫寒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,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会手脚冰凉,痛经严重,甚至还可能会导致不孕!
“热养”有助于子宫的保养。
夏天跟冰淇淋、冷饮是最佳搭档,炎热的夏季,清凉爽口的食物总是受欢迎的。
然而这些食物往往本身偏寒凉,通常人们一次性吃的量也会较大,这就很容易损伤脾胃、消耗阳气。
特别是女性,进食过多寒凉食物,会减少月经量,缩短周期,痛经加剧。
夏季出汗较多,毛孔张大,长时间吹空调或吹风扇会使寒邪更容易进入体内。尤其在月经期间,血得寒则凝,寒冷使血管收缩,血液凝滞,经血形成或排出受阻,不通则痛,从而加剧了痛经!
温度的攀升开启了新一轮的夏日时尚单衣SHOW,然而薄衣短裤常常代表着容易着凉。
尤其女性在空调房的时间较长,时间一久就容易导致气滞血瘀、寒湿凝滞、气血虚弱或肝肾亏虚等,从而痛经也就更厉害了。
俗话说: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处方”,《寿世保元》中记载:夏日伏阴在内,暖食尤宜。
生姜性温,有温中散寒的功效,在吃凉东西前,先用开水冲一杯姜茶喝(一杯水用一片姜就可以),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防寒之法。
立夏之后,五行之气转为“火”,五脏在“心”,五味为“苦”,心气与夏热相同,心阳在夏季最旺,旺过头了就易“上火”。
因此夏季应减少吃辣,否则只会加剧寒湿凝滞和肝肾亏虚,适当吃苦更有利于调理身体,如莲子和苦瓜等,由内调理,降低身体燥热。
夏日来一杯冰爽的冷饮,消暑虽然立竿见影,但是只是短暂地给人体降温了,并不能真正地解渴。
而热茶有利于汗腺排汗,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,同时还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,把水运送到全身,起到良好的调理作用。
以上的方法都能在夏季起到良好的顺应时节、驱寒祛湿、冬病夏治的作用,也不会给病症、伏邪潜伏体内待秋冬发病留下机会。
参考文献:
[1]张智慧.中医辩证治疗月经不调116例[J].中外医疗,2009,(36):116.
[2]王佶.中药调整月经周期四法[J].中外医疗,2009,(03):122.
图片来源:摄图网、网络,侵删